針灸是我國傳統醫學寶庫中的一支奇葩,在減肥過程中也能發揮重要的作用。應用針灸減肥,其機制主要是調整人體的代謝功能和內分泌功能。
常用的針灸穴位包括梁丘穴、公孫穴、內關穴等。針灸減肥對20~50歲的中青年肥胖者效果較好。因為在這個年齡階段,人體發育比較成熟,各種功能也比較健全,通過針灸治療,比較容易調整機體的各種代謝功能,促進脂肪分解,達到減肥調脂的效果。針刺后還能夠抑制胃腸的蠕動,并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,從而減輕饑餓感,達到減肥的目的。
在治療過程中,可能會出現厭食、口渴、大小便次數增多、疲勞等反應,這些均屬于正常現象。因為通過針灸治療,機體的內在功能不斷調整,促使新陳代謝加快,能量不斷消耗,而出現一些臨床癥狀。等到機體重新建立平衡,這些癥狀就會消失。如果在針灸中,患者出現眩暈、疼痛、惡心等癥狀時,屬于針灸的不良反應,應立即中斷治療,防止發生危險。針灸減肥的效果與季節、氣候都有關系。通常春夏見效較快,秋冬見效較慢。這是因為春夏兩季人體的新陳代謝旺盛,自然排泄通暢,而有利于減肥。針灸減肥操作簡便、安全可靠、患者痛苦小,因此受到很多肥胖者的歡迎。
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下列幾點:
①辯證取穴。應根據病人的臨床特點,選擇最適合的經絡。如食欲亢進、易饑餓者,應首選胃經;如體態虛胖、動則氣喘,可選擇肺、脾二經;如脘腹滿悶、肢體沉重,應選擇三焦經。
②準確定位。治療找穴時,最好應用探測器或探測針在穴區尋找最佳敏感點,然后將針對準敏感點,準確刺入,固定牢靠,輕輕揉壓直到有明顯的酸麻脹重的得氣感為止。
③嚴格消毒。整個操作過程應做到嚴格消毒,所有的針和器械均應浸泡在75%的酒精或消毒液中備用,防止發生感染或污染。
④定時按摩。如果采用埋針法,在埋針以后,應在餐前半小時、兩餐之間、晨起和晚睡前都要對埋針部位進行按摩,每餐按摩15~30次,按摩時手法宜輕柔、用力均勻。
⑤增加運動。治療期間配合適當的戶外活動,如散步、慢跑等會使減肥的效果更明顯。除了針灸法外,足針和耳針法對減肥也有一定療效。其中耳針療法應用尤多。祖國醫學認為,耳朵與全身經絡臟腑關系密切,通過對耳朵上不同穴位的刺激,可達到調節全身功能,治療疾病的目的。耳針療法的具體內容包括耳穴針刺、耳穴按壓、耳穴壓籽、耳穴埋針法和中藥耳穴埋壓法。